品牌陶瓷 積極應對建材下鄉與手表定律
今年1號文件明確提出,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,采取措施推動“建材?下鄉”,鼓勵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。這是繼“家電下鄉”、“汽車下鄉”之后再次推出“下鄉”政策。
???? 根據今年1月15日建筑材料聯合會向工信部提交的《擴大建材下鄉政策及實施建議》,財政補貼政策,“建材下鄉”將激發農民建房在原有基礎上增長10%—15%,則每年可以拉動國內消費5500億元至6000億元,全國至少將有1500萬至2000萬戶農村家庭、約6000萬至8000萬農民受益。
???? 《建議》提出,凡農民新建住房或翻建住房,購買陶瓷、水泥、鋼材等主要建材,屬于產業政策或允許的產品,可根據實際購買建材的消費金額獲得15%至20%的補貼,很高補償額約1到2萬元。
??? ?據建筑材料聯合會提供的資料,目前,我國農村居民每年用于建房和房屋維修、維護消費近5000億元,其中絕大部分為建材消費,是僅次于食品消費的第二大消費支出。
?? ??2009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,2005年開始,我國農民新建房屋面積呈逐年較快增長趨勢,住房平均造價也從2005年的373元/平方米增長為2008年的534元/平方米,其中80%的成本用于購買建材。這意味著農村建材需求十分旺盛。
???? 建房(特別是中西部地區)一直是農村的頭等大事,安居樂業是農民樸素的理想。而由于建筑材料的制約性,農村房屋的重建、翻新、裝修頻率大約10年一個周期。此番“建材下鄉”的重大舉措,無疑將釋放更多的心理需求和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???? 千億盛宴的市場蛋糕,百年難遇的巨大商機。讓家居界的主力行業——陶瓷?、衛浴企業無不摩拳擦掌,躍躍欲試。?但這真的就是一塊流淌著蜜和奶的迦南之地嗎?
??? ?家電下鄉實施至今,從補貼制度到質量等諸多問題仍為人所詬病。而這些問題,將在建材上面被再度放大。家電與汽車是終的成型產品,品牌和定價明確,質量基本可信,補貼起碼能落到實處。
??? ?但陶瓷產品種類繁多,光品牌據稱就高達2.5萬個,定價不一,質量分級復雜。而且由于需要施工方配合的半成品特性,普通消費者無法真正鑒別優劣,導致以次充好的現象比比皆是。
??? ?另外一方面,農民對于價格很敏感,耐用、價廉是選購的主要指標,因此建材產品向來以中低端品牌為主。佛山陶瓷發展得早,加上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的緣故,現在基本上都在走中有檔次的品牌路線。這兩者的分歧如何進行彌補?